首先,康复是指综合的、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的、能尽最大可能的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
骨科康复的注意事项:
1.树立“早期康复”正确观念,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
对于人的骨骼、关节、肌肉、韧带、肌腱等运动系统来说,良好的功能来自于适当的功能练习。肢体功能的缺失和衰退是从伤病发生后马上开始的,因此必须把握早期良好的治疗时机,在各项功能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出现减退时就进行练习和治疗,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做到“早期康复,早期受益”。
2.康复治疗方案个体化
各种平台提供给大家的康复治疗方案中的方法及数据都是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的,具体使用中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及伤病和手术情况的不同,在专业医生指导的下开始和完成练习。
3.练习中疼痛和肿胀的控制
某些功能练习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疼痛。只要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消失,或者消退到练习开始前的水平,就说明此功能练习是安全的,可以耐受。但如果疼痛剧烈不能忍受或者持续很久不能消退,则须马上停止练习并且及时就医。与此同时,关节及肢体的肿胀通常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程度不随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就是正常的反应和现象。
4.肌力练习的疲劳
一般性的肌力练习都要求每次集中练习到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完成每一项或每次练习后充分休息2-3小时再进行下一次练习。练习中还要注意集中精神,专注于动作及肌肉收缩的感觉,这样即可以确保练习完成的质量,使更多肌纤维参与运动达到最佳练习效果,同时也避免了注意力分散造成的危险。
5.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范围必须循序渐进,不能盲目进行,否则很有可能导致关节肿胀、积液甚至骨化性肌炎等不良后果。
6.冰敷关节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或伤病肢体长时间负荷运动后最好立即冰敷15—20分钟左右。如果关节或肢体肿、痛、发热明显,可以增加冰敷频率,甚至可以每1-2小时就冰敷1次。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局部组织的代谢水平,减轻疼痛、水肿,抑制局部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