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康慧
文章导航:
假肢矫形进入“3D”时代
2018-05-18

工作人员正在用3D技术“雕刻”一只“脚”。


  本报讯(记者贾晓宏)缺颗牙齿,3D打印设计来一颗;需要换个椎关节,3D打印设计做一段;现在,需要假肢或矫形器,也能启用3D打印技术设计制作了。今天上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康复医学科建设项目假肢矫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中心正式启用。这意味今后肢残患者可以告别原来的石膏采样设计的旧模式,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更快更好地用上更服帖、更适合的假肢矫形产品。


  记者了解到,目前3D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广泛。以牙齿为例,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唐志辉教授牵头的“增材制造和激光制造”重点专项项目“增材制造个性化牙种植体与颌面骨、颞下颌关节修复体的关键技术研发”是科技部首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项目。这意味着,今后镶颗牙或者补一块颌面部的骨缺损,都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给患者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牙齿或者骨骼。此前,北医三院骨科已经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出椎关节并为患者进行置换。今天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博爱医院启用的假肢矫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中心具备人体三维扫描、假肢矫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假肢矫形器七轴机器人加工雕刻等功能。现在技术人员已经掌握了小腿假肢、大腿假肢、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的3D扫描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初步掌握脊柱矫形器的3D扫描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


  以往需要制作假肢或矫形器的患者,都需要通过用绷带和石膏采模型,现在,技术人员只要用扫描枪对准患者扫描一圈即可。在修形阶段,原来技术人员需要在做好的石膏模型上修正,至少半天时间,现在技术人员只要在电脑上就可以完成模型的修整过程,全程只需要10分钟。具体到模型的成型过程中,原来工作人员都是在石膏粉飞扬的环境中制作模型,现在一只脚、一条腿都可以在密闭的室内用机器雕刻完成,不仅效率更高,而且误差更小,患者使用起来更舒适。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国需要假肢矫形器服务的患者以及残疾人非常多,但我国专业的假肢矫形器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平均算下来,每个县合格的假肢矫形器师还不到1人。3D技术的应用也将方便更多偏远地区的患者,通过计算机远程服务,让他们在本地也能享受到高水平的服务。


  黄羽萱 摄 J146


文章摘自于:北京网报

热点推荐
专家观点
口罩...
口罩分为医用口罩和非医用口罩、(及最新确定的)民用卫生口罩。目前,我国口罩标准主要规范了民用防护和医用防护两大领域。民用防护型口罩标准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主要适用于颗粒物防护,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复工复产大量使用的阻隔型口罩(平面型口罩为主)无法满足上述两个标准要求。医用领域标准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主要适用于医疗机构场所。但是,根据口罩使用场景及使用人群,普通群众使用的卫生(阻隔型)口罩没有合适标准。为更好满足疫情期间群众对卫生口罩的迫切需求,便于生产/转产口罩的企业采标应用,同时保证产品质量,便于市场监管,中产协第一时间研究、部署,成立工作组对相关标准和市场进行了论证研究,并紧急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简称中纺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了《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的立项申请。3月11日,中产协正式发布T/CNITA 09104—2020《民用卫生口罩》标准。
谷医生专家2020-06-03
正确佩戴口罩...
      先来了解一下口罩。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其他口罩,都是有正反面的,就一次性口罩来说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朝外,其中内有鼻夹金属条,一次性口罩的反面颜色比较浅,反面朝内。也就是说颜色浅的一面,紧贴我们的脸部,另外还需注意有金属条的一端是口罩的上方,不要戴颠倒了。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两面,上方下方后,离口罩的正确戴法就不远了。把手洗干净,确保口罩颜色浅的一面朝内,有金属条的一端朝上,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最重要的一步需要用双手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皱褶,更好覆盖鼻子,嘴巴。 
陈翔主任医师2020-06-29

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医师入驻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 爱康慧 苏ICP备18059135号-1 24小时客服热线:400-007-0017